这个爱改剧本的“难搞”男演员,好莱坞不值得
#《布鲁克林秘案》
Motherless Brooklyn
今日作者 Yuruky
今日编辑 车小爷
原题:从雏形到成片时隔二十年,他只想说:“If… So What”
距离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没剩几天,各大奖项的竞争几乎要用“炸裂”来形容了。而在这风光的盛宴下,有一位曾在世纪之交崛起的好莱坞翘楚,似乎不再足够引起人们的注意。当我们看到“小丑”这样的角色,看到曾与他同期火起来的小李子,看到他尊敬的前辈阿尔·帕西诺,我们的脑海中或许又能再度浮现出他的身影。
▲ 爱德华·诺顿
他是《一级恐惧》(1996,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、金球最佳男配角奖)里假扮人格分裂的杀人犯,是《美国X档案》(1998,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、金卫星最佳剧情类男主角奖)里崇拜新纳粹主义的优等生,也是《搏击俱乐部》(1999)里反抗枯燥生活而走向疯狂的普通职员——他是爱德华·诺顿。
▲ 爱德华·诺顿:
《一级恐惧》&《美国X档案》&《搏击俱乐部》
1969年出生、已年届半百的他,第三次获得奥斯卡提名(最佳男配角),还是在6年前的《鸟人》里。
从1996年出道至今,他虽在三十多部电影作品里演绎了种种独特鲜明的角色,但主流的表演奖项却收获寥寥,倒是各个影评协会给予了他不少的褒肯,包括2015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授予他的卓越奖。
时至今日,在影迷和影评人心中,他仍保有着一代天才演员的深刻印象。
▲爱德华·诺顿
不爱搞创作的演员不是好导演
诺顿自幼爱上戏剧与电影,在表演之外其实还热衷于幕后的创作。近十年他会处于“主流边缘人”的境地而接片量和曝光度甚少,是因为自出道开始他就对参演的影片很有自己的创作想法,这让好莱坞制片系统下的同僚们感到难以共事。
他的初衷当然是为了做出更好的作品,不过从各自分工的职责上看的确是有所僭越了。
出演《斯慕奇之死》(2002)时,他不满剧组的服装设计,特聘阿玛尼制作了专门的戏服。
▲ 《斯慕奇之死》剧照
《弗里达》(2002)的女主角萨尔玛·海耶克(他当时的女友),为了让准备多年的此片更完美,请他在已经完成的剧本上做了修改调整。
▲ 《弗里达》
在《红龙》(2002)中,他为自己的角色写了全新的剧本,以至于与导演和制片的关系一度胶着。
▲ 《红龙》中的诺顿
本来《无敌浩克》(2008)他是不想演的,后来附加条件是要按照他改编的剧本来拍,最终导演为他实现了大部分,结果却是与漫威决裂,而此后他在好莱坞都没再能得到特别重要的角色。
▲ 《无敌浩克》
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属二十多年前的《美国X档案》,他擅自将导演的95分钟版本重剪为我们现在看到发行的119分钟版本,反而成就了一部经典之作。
▲ 《美国X档案》
如此喜爱创作的他,在亮相银幕有了几部代表作之后,得到了首作导演的机会:
▲ 《一如既往》
(2000,东京电影节主竞赛最佳影片提名)
这个发生在纽约、有关宗教与友谊的爱情喜剧故事,轻快、夸张又戏谑,大有伍迪·艾伦影片的味道。
片中融汇着他作为外省人来到纽约打拼所带有的蓬勃革新的朝气,以及在圣公会教徒家庭成长下对宗教的感触,同时还捕捉到了信任与谎言、尴尬与幽默的生活瞬间。相比同类烂大街的影片,已是不错的尝试了。
从《布鲁克林孤儿》到《布鲁克林秘案》
在此之前的1999年,诺顿还另有一部影片计划——荣登《纽约时报》畅销书的《布鲁克林孤儿》(乔纳森·勒瑟姆 著)。他在当年就买下了该书的改编权,并确定自己会出演。2012年,他完成了令自己满意的剧本,想着交给贝尼特·米勒、保罗·托马斯·安德森或是大卫·芬奇来导演,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自己执导。
时隔二十年,他的第二部导演作品《布鲁克林秘案》于2018年拍摄完成,由迪克·蒲波担任摄影指导(曾入围专注于电影摄影艺术的波兰Camerimage电影节),2019年11月在美国上映。
▲ 《布鲁克林秘案》
即使是犹豫再三接演漫改娱乐大片《无敌浩克》时,他也希望能有诺兰所拍的《蝙蝠侠:黑暗骑士》(2008)那样带上严肃探讨和黑色电影的感觉,那时想必已经夹杂着他对《布鲁克林秘案》的改编思索。
▲ 《布鲁克林秘案》官网封面
小说原著的背景本设在当代的纽约,可他感觉作者对其中角色的描绘非常有1950年代的硬汉侦探风范,于是就把故事改搬到了这一时期。现实中彼时的纽约正值“大型项目建设时代”,城市规划师罗伯特·摩西的地位如日中天,纽约经他之手修建了大量的沙滩、公园、高速与桥梁,影片便围绕于此展开。
绰号“布鲁克林”的主角莱昂内尔(爱德华·诺顿 饰,以下简称莱昂)是一名患有妥瑞症、会无法自控地痉挛胡言的孤儿,被私家侦探弗兰克·明纳(布鲁斯·威利斯 饰)看中他拥有极强的记忆而培养他为自己效力。
▲ 《布鲁克林秘案》剧照
影片从开场的飞车追逐到弗兰克被杀后的独行调查,尾随一个神秘的黑人女性劳拉(古古·姆巴塔-劳 饰)牵扯出谋杀案背后的政府组织,在谎与真、贫与富的城市穿梭中,极易让人联想到希区柯克《迷魂记》和波兰斯基《唐人街》之感。眼前的人到底是谁,身处的又是怎样的地方?
▲
串起这一切的线索是弗兰克临死前的一句“formosa”,莱昂紧握着这句话像紧握着一瓶粘合剂,一点点地拼凑出 “不公正和绝望的故事”(片中语)的版图。
他基本运用套近乎、谎报身份(记者)的办法,没太费劲地就接连找到了关键人物,但他们所提供的信息全是关于反抗只顾中产阶级、不顾工人阶层和贫民的城市规划。了解得越多,他越是摸不着头绪。
▲ 《布鲁克林秘案》剧照
耶鲁大学历史系毕业的诺顿,做足了事实调查工作,用以片中佐证。影片的核心由此从表面的追凶(硬汉侦探),转入了更深层更复杂的人际与历史背景里(社会议题)。
莱昂·“布鲁克林”的病症 - 调式爵士乐
每一次主角与关键人物的接触,诺顿都安排了非常有趣的戏份。莱昂照着初步线索随着劳拉到了社区听证会上,其实此刻重要的三方人物都已到场:
除了贫民窟代表劳拉,还有被权力和亲兄弟打压的保罗(威廉·达福 饰)和为一己欲望向上攀登的城市规划官员摩西(亚历克·鲍德温 饰)。
▲ 《布鲁克林秘案》剧照
听证会上的保罗针对摩西的发言起了哄,莱昂则按捺不住也叫出了语无伦次的话,随即两人被拖出会堂,莱昂的胡言让保罗产生了好感,两人因此相熟起来。之后莱昂跟踪劳拉来到其家中,因跟住客搭话失手而被揍,劳拉先对他的行为及胡言感到敌意,后又因他完整记住了自己说的话、确认他是真的关心,一下便拉近了关系。
至于摩西则如黑帮大佬一般,让手下把莱昂拖来了办公室,跟他谈判,他只关心自己的利益,对莱昂的胡言只有一句“没关系”。这三个人对莱昂病症的反应,画龙点睛般地勾勒出他们不同的个性、追求和立场。
▲ 《布鲁克林秘案》剧照
诺顿对此病症的妙用,另一处是在莱昂与劳拉初遇时来到劳拉父亲的爵士酒吧。
莱昂的胡言,时而是相似音单词的相连,时而是动词不同时态的陈列,这样看似乱来但又有逻辑的联想能力,让他在听到即兴爵士乐时成为了一个乐感极佳的人声乐器,配合起乐队的演奏。对于自幼受爵士乐熏陶的劳拉来说,无疑又对他产生了额外的好感。两人爱的火花,亦早在此处的随乐而舞中迸发了——
一个本是孤儿的男人与一个即将成为 “孤儿”的女人对生活有了新的“if”(莱昂最常胡言的一个词,代表着可能性)、新的律动。
▲ 《布鲁克林秘案》剧照
片中莱昂如此被强调的与生俱来的病症表现,并非一种奇观的摆设,而是实在地诙谐地提喻了人们之贫富和种族的与生俱来性。
“不公平和绝望”自然都指向了共同生活空间中的权力,莱昂这位“布鲁克林”需要靠口香糖和大麻来平抚自己的病况,那现实中的布鲁克林和各个如纽约一样的城市又该有怎样的“if”呢?
诺顿在片中重奏了1950年代迈尔斯·戴维斯的调式爵士乐,抛开曾以大小调系统为主导的和弦(独裁的权力),以期在单一的和弦背景中持续地创造和发展旋律乐句(变通的共识)。对此,莱昂在爵士酒吧演奏前直接就有一句胡言提到《So What》这首迈尔斯·戴维斯的调式爵士代表作。
▲ 《布鲁克林秘案》片场照
很可惜,本片在今年的奥斯卡上颗粒无提,只有金卫星给了影片最佳美术指导奖,还给了诺顿作者导演奖。
这位特立独行、不拘于主和弦的电影创作者,能沉下来,慢慢做出自己想做的作品实属不易。当代纽约和半世纪前的纽约他都拍过了,不知若有下一部导演作品的话,他又会选择怎样一个好玩的故事呢?
-END-
往期回顾·2020展望
·感谢关注·
喜欢这篇文章,
就给陀螺打赏鼓励作者吧~
陀螺会转给每篇文章的作者/译者,
谢谢所有作者的出色影评